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长溪风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树青”,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皎然的《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省》,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省》
唐·皎然
长溪风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树青。
故人西去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后四句并非皎然所作,而是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在此,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们仅分析皎然实际创作的部分,即前四句。)
作者及朝代
- 作者:皎然
-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大量诗作,在唐代诗坛上有较高的地位,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宗教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冠。
译文
长溪边风起时天色已晚,寒冷的日光渐渐暗淡;傍晚的云彩中带着白色,冬天的树木依然青翠,老朋友你要向西前往黄鹤楼,阳春三月正是烟花繁盛的时候,你要前往扬州。
(注:由于后四句非皎然所作,故在此仅翻译前四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景象,长溪边风起云涌,天色渐暗,寒冷的日光与晚云、冬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寒意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不舍之情。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冬日傍晚的自然景色,烘托出离别时的氛围,前两句“长溪风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树青”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冬日傍晚的画卷,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暗含了离别的哀愁,后两句虽非皎然所作,但在此处可理解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想象与祝福,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送别友人颜延之前往抚州觐省时所作,颜延之是皎然的好友,此次前往抚州是为了探望父母,皎然在送别之际,以诗相赠,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通过描绘冬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