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九歌·湘夫人
屈原(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鼌骋骋兮江皋,夕偃仰兮山崖。
苟中情兮其好修,又何必兮娼媭?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其中部分节选:
心愁愁而思旧邦,声哀哀而怀高丘兮。
(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非原文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出身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悲叹,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由于“心愁愁而思旧邦,声哀哀而怀高丘兮”为创意性融入,以下译文为整首诗意境的概括性翻译,并尝试融入关键词意境)
湘夫人啊,你降临在北洲之上,我远望着你,心中充满了忧愁,秋风袅袅吹过,洞庭湖泛起层层波纹,树叶纷纷飘落,我登上白薠洲,极目远望,期待着与你的约会,鸟儿为何聚集在草丛中,渔网又为何挂在树梢上?我思念着你,却不敢言说,我望着遥远的流水,心中充满了迷茫。
(融入关键词意境)我愁绪满怀,思念着远方的故土,心中发出哀哀的叹息,怀念着那高高的山丘。
释义
“心愁愁而思旧邦,声哀哀而怀高丘兮”表达的是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心愁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思旧邦”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声哀哀”形容声音的凄切,“怀高丘”则象征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夫人降临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秋风、洞庭波、木叶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情的呼唤,表达了对湘夫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
《九歌》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一组祭祀诗歌,旨在通过祭祀活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湘夫人》作为其中的一篇,通过描绘湘夫人降临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思念,在战国时期,楚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深感国家危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悲叹,这首《湘夫人》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