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这些句子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秋晚登城北门》,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南宋)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吟啸,身世安危入梦愁。
举目关河千里远,惊心弧矢九天流。
平生铁石心犹在,顾我岂堪戎纛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头裹幅巾手拄藜杖登上北城头,西风卷地而来满眼都是愁绪。
远处烽火一点传来散关的军情,两行雁阵带来了杜陵的秋意。
山河的兴废供我们吟诗长啸,身世的安危惹我们睡梦惊愁。
举目远望,关河千里迢迢,令人惊心的是那如矢般流落的九天星斗。
我平生的铁石心志尚未改变,但回顾自己,又怎堪在军中挂帅旌旗出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晚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身世安危的忧虑和无奈,诗中“举目关河千里远,惊心弧矢九天流”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望山河、心系国家的情怀,以及面对国家危亡时的惊恐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晚登城北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诗中“幅巾藜杖”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但“满眼愁”却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后四句则通过“烽传散关信”、“雁带杜陵秋”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国家危亡的严峻形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最后两句“平生铁石心犹在,顾我岂堪戎纛游”,则展现了诗人虽有心报国,但无奈年迈力衰,难以再赴战场的悲凉心境。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身世安危的忧虑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虽年迈力衰但仍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