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惜秋霁晚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堪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时即参与抗金斗争,后归南宋,历任多职,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词作情感激昂,风格多样,既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译文
傍晚时分,寒鸦点点,带来一片愁绪,而柳塘边新绿的嫩叶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眼中没有离别的哀愁,我真不相信人间会有白头到老之说。
愁肠已断,泪水难以收回,相思之情又驱使我登上小红楼,即便是那些看似美好的事物,我也能洞察其背后的真相,说凤凰来了,也难以与真正的情感相争。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切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片以寒鸦、新绿等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愁绪与温柔并存;下片则直接抒发相思之苦,以及对世间真伪的洞察。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感真挚而深沉,词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通过“堪人眼处还看破”一句,展现了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作于辛弃疾仕途不顺,屡遭贬谪之时,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离别的痛苦,词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愁绪与感慨,也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在南宋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词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