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行文"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即放下武器,推行文化教化。它体现了从军事斗争转向和平建设,重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的思想,是一种向往和平、推崇文化的社会理念。
1、偃武行文的拼音:
yǎn wǔ xíng wén
2、偃武行文的释义:
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偃,指停止、放倒;武,指军事、武力;行,指实施、进行;文,指文化、文教,整体意思是从军事行动转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偃武行文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意指周武王战胜商朝后,停止军事行动,开始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4、偃武行文的例句:
在国家安定之后,政府决定偃武行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5、偃武行文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政权在经历战争或动荡后,转而重视和平建设与文化教育的发展,它可以用作谓语、定语,表达一种从军事到文化的转变。
6、偃武行文的示例:
历史上,汉朝在统一六国后,就采取了偃武行文的政策,重视文化教育,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7、偃武行文的近义词:
修文偃武、文治武功、偃革兴文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从军事行动转向文化教育发展的意思。
8、偃武行文的反义词:
穷兵黩武、好战嗜杀等,这些成语则强调了过度依赖武力、忽视文化教育的倾向,反义词表达了与偃武行文完全相反的政策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