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迎新春·嶰管变青律》,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宋·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缘,豪客争追逐,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随着律管中葭灰飞出,京城里阳气初布,晴朗的天气渐渐暖和,正值元宵佳节,又逢月圆之期,华灯成列,千门万户,整个京城,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罗绮的香气,十里长街,绛烛高照,如同燃烧的树木,鳌山高耸,箫鼓喧天,乐声四起。
渐渐地,天色如水,明月当空,在芳香的花径里,青年男女们嬉笑打闹,抛掷果物,尽情欢乐,夜深了,烛光在花荫下摇曳,年轻人往往能在这里遇到美好的邂逅,太平盛世,朝野上下都充满了欢乐,百姓安居乐业,随着这美好的缘分,豪客们争相追逐,正值青春年少,人们驾着香车宝马,依次跟随着士女们,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盛况,从律管变青、阳气初布开始,到华灯初上、鳌山高耸、箫鼓喧天,再到青年男女在花径里嬉笑打闹、抛掷果物,最后以人们驾着香车宝马、依次追随士女为结尾,展现了太平盛世下人们的欢乐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词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京城节日的繁华和热闹,词中既有对节日景象的宏观描绘,如华灯成列、鳌山高耸、箫鼓喧天等;又有对青年男女嬉戏打闹、抛掷果物等细节的刻画,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词中“正年少、尽香车宝马,次第追随士女”等句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为生计所迫,时常流连于歌楼舞榭,与歌妓们交往甚密,这首《迎新春》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元宵佳节的描绘,展现了京城节日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反映了柳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在太平盛世下,人们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和幸福,而柳永则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这份欢乐和幸福的珍视和向往。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