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清平乐·春情
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待拈银管书春恨,被双燕、替人言语。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是北宋词坛的重要人物,以其深情细腻的词风著称,他出身名门,父亲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晏几道的仕途并不顺畅,晚年生活较为困顿,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想要留住心上人却留不住,他酒醉后解开缆绳,乘着小船离去,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春水上行驶,一路经过早晨黄莺啼叫的地方,渡口边杨柳青青,每一枝每一叶都充满了离情别绪,我正要拿起银笔来书写心中的春恨,却被一对燕子替我说出了心中的话语。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留人不住,只能看着心上人乘舟离去,一路经过莺啼之处,更添离愁,下片写离别后的情景,渡口边的杨柳枝叶都仿佛充满了离情,词人想要书写心中的春恨,却被燕子替他说出了心声。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离别后的深切思念,词人通过“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而“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则通过描绘春景,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下片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以杨柳的枝叶象征离情,寓意深刻,而“待拈银管书春恨,被双燕、替人言语”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燕子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它们能替词人说出心中的春恨,增添了词作的意境和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晚年生活困顿,情感上也经历了许多波折,这首词可能正是他在某个离别时刻,面对心上人的离去,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的词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