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将绝唱追韩孟,一饮还须釂百觞。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

共将绝唱追韩孟,一饮还须釂百觞。上一句是什么?

唐·杜甫

落日放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衰年肺腑无所适,老病形骸百不成。

共将绝唱追韩孟,一饮还须釂百觞。

回船忽遇打头风,却坐垂杨看雨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夕阳西下,我们在船上吹起长笛,这份心境,我与白鸥仿佛有了默契,年岁已衰,内心无处安放,老病交加,身体百无一用,我们共同追寻韩愈、孟郊那样的绝妙诗篇,饮酒时定要一饮而尽,百杯不醉,正当我们准备回船时,忽然遇到了逆风,只好坐在垂柳下,看着雨中的景色缓缓前行。

释义

落日放船弄长笛: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泛舟吹笛的悠闲画面。

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衰年肺腑无所适:反映了诗人晚年身体衰弱,内心不适的状态。

老病形骸百不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因老病而无所作为的无奈。

共将绝唱追韩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韩愈、孟郊那样高妙的诗歌境界。

一饮还须釂百觞:展现了诗人豪迈的饮酒风格,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回船忽遇打头风:情节转折,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逆境。

却坐垂杨看雨行:诗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携妓纳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无奈,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落日放船弄长笛”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随后通过“衰年肺腑无所适”等句,表达了自己晚年身体衰弱、内心苦闷的境遇,诗人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中,而是通过与友人共同追寻诗歌绝唱、豪迈饮酒等方式,展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以“回船忽遇打头风,却坐垂杨看雨行”作结,既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逆境,又展现了诗人以平和心态面对逆境的超然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他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诸多坎坷,诗人晚年生活贫困,身体衰弱,内心苦闷,他并未放弃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与友人携妓纳凉、饮酒赋诗等方式,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韩愈、孟郊等前辈诗人的敬仰和追求,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