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花
唐·罗邺
翠条红蕊映贫家,
笑倚熏风拂露华。
巧似倩兮凭素手,
铅华不御得天真。
作者简介
罗邺,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不详,号不详,籍贯有说是湘南人(今湖南南部一带),也有说是余杭人(今浙江杭州),罗邺才情出众,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多以游历和写诗为乐,他的作品以咏物、写景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译文
翠绿的枝条上点缀着红艳的花蕊,映照着一户贫寒的人家,
花儿仿佛带着笑意,倚靠在和煦的南风中,轻轻拂过清晨的露珠。
它们巧妙地如同美人凭借着洁白的手腕,
不施粉黛,却保持着天然纯真的美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野花(翠条红蕊)在贫寒之家旁的自然生长,展现了其不加雕饰的自然之美,首句“翠条红蕊映贫家”点明了场景,次句“笑倚熏风拂露华”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生命力,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比喻,将花比作不施粉黛的美人,强调其天真无邪、自然纯净的美。
赏析
罗邺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野花的自然之美,寄托了诗人对纯真、质朴之美的向往,诗中“笑倚熏风拂露华”一句尤为生动,不仅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还通过“笑”字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的比喻更是巧妙,将花比作不施粉黛的美人,既突出了花的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反感,以及对纯真、自然之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仕途不顺的诗人,罗邺可能常常游历于山野之间,与自然为伴,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间野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纯真、质朴生活的向往,也可能借花喻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品质,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