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不知天上乐,残芳可惜逐东风。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落花

白社不知天上乐,残芳可惜逐东风。出自哪首诗?

唐·温庭筠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地白树栖鸦。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白社不知天上乐,残芳可惜逐东风。

作者及朝代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译文

绿草丛生的围墙,围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满地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当年豪华的车马常在这富贵人家游冶,这高楼已看不见通往章台的大路,细雨蒙蒙,榆荚成阵,随风翻滚;柳絮团团,像球一样随风飞舞,白社中的隐士,怎知天上神仙的快乐?可惜那残败的花朵,也被狂风吹得飘零东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废的庭院,以及庭院中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诗中“白社不知天上乐,残芳可惜逐东风”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士生活与天上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落花被东风吹散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荒凉景象,以及落花的飘零,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首联通过“绿芜”、“青苔”、“地白”、“树栖鸦”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颔联则通过“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的对比,暗示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强烈反差,颈联“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落花的景象,富有动感,尾联“白社不知天上乐,残芳可惜逐东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落花飘零的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漫步于一个荒废的庭院中,看到满地的落花和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庭院和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