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从今不恨交游绝,还倚东风作主人。
(注:“从今不恨交游绝,还倚东风作主人”这句并非贾岛《题李凝幽居》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做了创意性的添加与融合,以展现一个完整的解析过程,原诗中最后两句为“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邻舍,一条草长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从此后不遗憾与世隔绝,还期待着东风再起时,我依然是这里的主人。
释义
此诗描写了隐者闲适清幽的生活情趣,贾岛对李凝幽居之景的描写,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简练,而又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特色。
赏析
“从今不恨交游绝,还倚东风作主人”这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在此情境下,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向往与自我慰藉,诗人表示,即使与外界的交往断绝,他也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他可以依靠自然的东风,成为自己心灵世界的主人,这既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经历了由僧到俗的转变,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着强烈的入世愿望,仕途的坎坷使他心生厌倦,转而向往隐逸生活。《题李凝幽居》便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而“从今不恨交游绝,还倚东风作主人”的添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情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