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低花俱有意,浅沙深竹总无尘。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江村

弱柳低花俱有意,浅沙深竹总无尘。的意思及出处

宋·苏舜钦

潇洒家林古寺前,

石楠红杏碧流边。

曲塘柳色偏宜晚,

夹岸桃花不记年。

弱柳低花俱有意,

浅沙深竹总无尘。

乘闲得向山前住,

尽日无人看白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散文家,他早年慷慨有大志,以文章著名,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曾任大理评事和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时在馆阁中祭神饮酒,被御史弹劾除名,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卒于苏州,他的诗风豪健,与梅尧臣并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等著作传世。

译文

在古寺前有一片潇洒的家园,石楠树与红杏花相映在碧绿的流水边,曲折的池塘边柳树的颜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宜人,两岸的桃花让人忘却了岁月的流逝,柔弱的柳枝与低垂的花朵都充满了情意,浅浅的沙滩与深深的竹林都洁净无尘,趁着闲暇之时我来到山前居住,整日里无人打扰,只静静地看着天上的白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居江村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家林、石楠、红杏、曲塘、柳色、桃花、弱柳、低花、浅沙、深竹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祥和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地点,写出家园的潇洒与环境的清幽;颔联通过石楠、红杏、曲塘、桃花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江村的美丽;颈联“弱柳低花俱有意,浅沙深竹总无尘”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意;尾联则点明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隐居江村时所作,在北宋时期,官场腐败、政治斗争激烈,苏舜钦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在仕途失意之际,他选择了隐居江村,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对江村美景的深情描绘和对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在仕途失意后的豁达与超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