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筱空含玉润姿。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山行遇仙

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筱空含玉润姿。出自哪首诗?

唐·李商隐

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筱空含玉润姿。

云外飞琼应绝代,洞中芳草自春熙。

松风清韵飘天际,溪水潺湲映日辉。

欲问仙踪何处觅,但闻鹤唳入烟霏。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那仙山之上,我已不记得凤凰鸣叫的时刻,只见碧绿的竹丛空自蕴含着如玉般温润的姿态,云外飞来的仙子应是绝代佳人,山洞中的芳草独自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松风清雅的韵律飘荡在天际,溪水潺潺映照着日光的辉煌,想要询问仙人的踪迹在哪里寻觅,只听到鹤的叫声飞入云烟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山的幽静美景和传说中的仙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向往,首联“仙山不记凤鸣时,碧筱空含玉润姿”以仙山和凤凰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仙山的自然美景和仙人生活的闲适自在;尾联则以“欲问仙踪何处觅,但闻鹤唳入烟霏”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踪迹的追寻和对仙境的无限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山的幽静与美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首诗《山行遇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渴望和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