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唐·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腊后春暖日(根据关键词创作衍生句,非原诗直接内容,但融入关键词意境)
腊破春光逼眼来,暄风膏雨杂轻雷。
柳丝轻拂波光潋,桃蕊初绽笑颜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之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针对原诗《春中喜王九相寻》及衍生句)
二月里湖水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欢鸣,树林间的花朵被春风吹落,但小径上的青草被踏过后又顽强地生长起来,酒友前来相邀,我们打开酒器共同解酒醒神,酒杯已经握在手中,歌妓们请不要停下美妙的歌声。
(衍生句)
腊月过后,春光迫不及待地扑面而来,温暖的风和滋润的雨伴随着轻微的雷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释义
腊破春光逼眼来:形容腊月过后,春天的气息迅速而强烈地到来。
暄风膏雨杂轻雷:温暖的风、滋润的雨以及偶尔的轻雷,共同构成了春天的景象。
赏析
孟浩然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衍生句“腊破春光逼眼来,暄风膏雨杂轻雷”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到来的迅猛与生机盎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孟浩然隐居期间,当时他远离官场,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春天是大自然的复苏季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孟浩然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友人的相聚也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友情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