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骸以爨成语的释义为:指被围困军队绝粮后,剖挖尸骨来烧火做饭,形容军情危急,处境极端困难,也形容极度凶残,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典故“楚子伐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
1、析骸以爨的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
2、析骸以爨的释义:
指劈开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形容战乱或饥荒时期极端悲惨的生活景象,析,劈开;骸,骨头;爨(cuàn),烧火做饭。
3、析骸以爨的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句话描述了春秋时期宋国被楚国围困时,城内粮食耗尽,百姓不得不交换子女来杀食,甚至劈开尸骨来烧火做饭的悲惨情景。
4、析骸以爨的例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饱受战乱之苦,析骸以爨的惨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疾首。
5、析骸以爨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使用时,通常用来形容极端困苦、悲惨的生活状态,强调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析骸以爨的惨剧不断上演。”
6、析骸以爨的示例:
历史上,许多战争和饥荒时期都出现过析骸以爨的悲惨景象,如二战期间某些被围困的城市,以及古代一些因干旱或战争导致的饥荒年份。
7、析骸以爨的近义词:
易子而食(指交换子女来杀食,形容极度饥饿的悲惨景象)、民不聊生(指百姓没有赖以生存的东西,形容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等。
8、析骸以爨的反义词:
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人民生活安稳幸福)、丰衣足食(形容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等,这些反义词反映了与析骸以爨截然相反的社会状态和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