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犹觉春风花未发,独闻宫漏出重城。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居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译文
在寒山中听到悠扬的笛声,仿佛是在呼唤春天的归来,我们这些被贬谪的客居他乡之人,相互对视,泪水沾湿了衣裳,尽管已经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但花儿似乎还未绽放,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独自聆听着从重重城墙内传出的宫漏之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中听到笛声后的感受,首句“寒山吹笛唤春归”以笛声引出春天的主题,次句“迁客相看泪满衣”则表达了诗人作为迁客的愁苦与无奈,第三句“犹觉春风花未发”通过对比春风与未开的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末句“独闻宫漏出重城”则以宫漏声作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夜闻笛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以笛声唤起春天的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引人入胜,次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迁客的愁苦与无奈跃然纸上,第三句通过对比春风与未开的花,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失望,末句则以宫漏声作为背景,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又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益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失意而四处漫游,心中充满了愁苦与无奈,在一个春夜中,他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春夜闻笛》,诗中通过描绘春夜闻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