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视膳成语的拼音是wèn ān shì shàn,该成语意指古代君主宴享或问疾时,先问安,后视膳,即询问寝食情况,以示关爱。通过拼音可以正确读出这一成语的发音。
1、问安视膳的拼音:
wèn ān shì shàn
2、问安视膳的释义:
指古代王者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即每日必问安、视膳于父母前,以表孝心,后泛指侍奉父母时的问候起居和察看饭食情况。
3、问安视膳的出处: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
4、问安视膳的例句:
他每日清晨必向父母问安视膳,尽显孝心。
5、问安视膳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子女侍奉父母非常孝顺。
6、问安视膳的示例:
在古代,许多孝顺的子女都会遵循问安视膳的传统,每日早晚向父母请安并查看其饮食情况,以确保父母身体健康。
7、问安视膳的近义词:
晨昏定省(指早晚向父母问安,并侍奉其饮食起居,形容子女对父母非常孝顺)、承欢膝下(指侍奉父母,使父母欢乐)。
8、问安视膳的反义词:
忤逆不孝(指对父母不孝顺,甚至顶撞、反抗父母的行为)、不孝之子(指对父母不孝顺的子女)。
虽然“问安视膳”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但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