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与殷晋安别

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上一句是什么?

唐·陶渊明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宵有行役,况复风凛冽。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来徒及晨星,去若浮云没。

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

君但视诗书,贵贱何足夸。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自在与恬静,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游子长久不归家,连道路都不认识了,半夜里还有远行的差役,更何况是寒风凛冽的天气,相互送别时情感无限,泪水沾湿了衣襟如同散落的丝线,来时同伴稀少如同早晨的星星,离去时如同浮云消散无踪,长久分别后再聚首,班荆(指在地上铺开荆条坐下,形容朋友相遇于野)的情谊并未改变,短暂停留倾盖(车盖相接,形容初交)交谈,太阳却已西斜,你只管去研读诗书,富贵贫贱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品格的赞赏,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强调了友情超越物质的重要性。

赏析

“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久别重逢与短暂相聚的情景,突出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班荆而坐,象征着在艰难困苦中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倾盖之交,则形容初交即深谈的友情,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长久分别,情谊依然不变;而短暂的相聚,也足以让人忘却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整首诗中的精华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与友人殷晋安分别时所作,殷晋安是陶渊明的朋友,两人情谊深厚,在分别之际,陶渊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守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