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光华遇
唐·韦庄
怪来原隰满光华,不意相逢天一涯。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家。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奇怪为何原野与湿地都充满了光彩,没想到在这样的天涯海角与你相遇,梦中清晰地看到了边关要塞,却不知哪条路能通向你的家(或指心中的理想之地)。
释义
“怪来原隰满光华”描绘了诗人眼前景象的奇异与美丽,原野与湿地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照亮,充满了光彩。“不意相逢天一涯”则表达了诗人与某人或某事物在遥远之地意外相遇的惊喜与感慨。“梦里分明见关塞”转入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不知何路向金家”则带有一种迷茫与探索的意味,金家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理想、归宿或某种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光华”为引子,通过描绘原野与湿地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与某人或某事物的意外相遇,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惊喜,也是对内心深处某种渴望的满足,梦境与现实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朦胧与神秘的美感。“不知何路向金家”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探索,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对社会的黑暗与混乱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忧伤与迷茫,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异乡、远离家乡与亲人时所作,通过描绘与某人或某事物的意外相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中的“光华”与“关塞”等意象,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