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多处听蝉声,齐女当年变化成。的释义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晚凉多处听蝉声,齐女当年变化成”,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祯的《秋柳四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晚凉多处听蝉声,齐女当年变化成。的释义

秋柳四首·其一

清 王士祯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当楼紫翠昏。

树底有声含晚籁,水边无影漾寒烟。

齐女当年变化成,晚凉多处听蝉声。

西风漫卷孤城暮,折过垂杨此路遥。

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王士祯为诗坛领袖数十年之久,其诗清新蕴藉,擅神韵之说,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康熙时继王铎任刑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有《带经堂全集》。

译文

秋天到来时哪里最让人销魂?是夕阳映照下的楼阁,紫翠交织,暮色朦胧,树底传来傍晚的籁音,水边没有树影,只有寒烟荡漾,齐女当年变化而成的柳树,在晚凉中多处可以听到蝉声,西风吹卷着孤城的暮色,折过垂杨,这条路显得如此遥远。

释义

这首诗以秋柳为题,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齐女当年变化成”一句,用典自《搜神记》中“齐女化蝉”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意蕴和深度。

赏析

这首诗以秋柳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凄美,诗人运用“残照”、“紫翠”、“晚籁”、“寒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通过“齐女当年变化成”的典故,将人与物、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神韵派诗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在游览某地时,看到秋日的柳树而触景生情所作,当时,诗人正值中年,对人生、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通过描绘秋柳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无奈,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晚凉多处听蝉声,齐女当年变化成”这两句诗在诗中位置有所调整,但不影响其整体意境和表达效果,在赏析和解读时,应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理解和分析。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