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各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渔归

渔人各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渔人各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

月黑江流人不见,孤灯明灭照寒汀。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诗人,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曾官淦阳宰,他的诗作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幽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李中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是晚唐时期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译文

傍晚时分,渔人们各自收拾起渔网钓具,纷纷归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钓具上残留的鱼儿腥味,天色已暗,江面上已看不清人影,只有远处的一盏孤灯在寒汀上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人傍晚归家的场景,通过“各晚各归去”展现了渔人们结束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满足,而“一阵风来钓具腥”则细腻地捕捉到了渔人生活的独特气息,即鱼儿腥味随风飘散,既体现了渔人的职业特点,也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感,后两句“月黑江流人不见,孤灯明灭照寒汀”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江面的静谧与孤寂,孤灯与寒汀的对比,更突出了渔人归途中的孤独与坚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渔人归家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渔人归家、钓具腥味、月黑江流、孤灯明灭等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更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中“孤灯明灭照寒汀”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又寓意着渔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曾经历过仕途坎坷的诗人,李中可能对渔人的艰辛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同情,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渔人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员,他们的生活状态往往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冷暖,李中通过描绘渔人归家的场景,不仅表达了对渔人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李中作为一位晚唐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