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官亭夕照

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全诗是什么?

唐·韦应物

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

行人莫道无归处,山水自相寻处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韦应物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野外的薄雾刚刚散去,远处的沙洲清晰可见,几株杨柳树环绕着的便是官亭,行路的人啊,不要担心找不到归宿,这山水之间自有它们相互寻觅的青色美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官亭附近的自然景色,通过“野霭初收”和“数株杨柳”等意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行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宿的淡然态度,诗中“山水自相寻处青”一句,更是寓意着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生旅途中的自我寻找和归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野外的薄雾、远处的沙洲、杨柳树和官亭等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还通过“行人莫道无归处”一句,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淡然态度,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自我寻找和归宿,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艺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韦应物在担任某地刺史期间,游历山水时所作,韦应物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的许多诗歌都描写了山水田园的美景,这首诗通过描绘官亭附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归宿的淡然态度,也反映了韦应物在仕途之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