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忆江南

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

吴山楚水共凄凄,月落乌啼云雨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译文

我自从西行来到这里已经二十年了,梦中常常回到那幽静的江南水乡,吴地的山峦和楚地的水流都显得那样凄清,月落时分乌鸦啼叫,云雨散去,留下一片寂寥。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我今西来二十年”点明了诗人离开江南已经二十年之久,次句“梦寐江南见幽趣”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魂牵梦绕,后两句“吴山楚水共凄凄,月落乌啼云雨去”则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和孤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吴山楚水”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之美,月落乌啼云雨去”的描写又增添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相呼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曾任江南地区的官职,对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西方地区,远离了熟悉的江南,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表达了对江南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抗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忆江南”,但“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这两句并非出自白居易直接以“忆江南”为题的诗作中。“忆江南”是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词牌名下的作品,其中多首词作都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而这里所给出的诗句可能是后人根据白居易对江南的怀念情感而创作的,或者是对其诗词意境的提炼和概括,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