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鱼成语的拼音是“tūn zhōu zhī yú”。
1、吞舟之鱼的拼音:
tūn zhōu zhī yú
2、吞舟之鱼的释义:
吞舟之鱼原指能吞下大船的巨鱼,常用来比喻隐藏不露的、具有极大能力或潜力的人或事物,也形容事物之大,超乎寻常。
3、吞舟之鱼的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后有人引申为“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意指再大的鱼一旦离开了水,也会变得脆弱,连小小的蚂蚁都能欺负它。
4、吞舟之鱼的例句:
他虽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有如吞舟之鱼,迟早会崭露头角。
5、吞舟之鱼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宾语,比喻具有非凡才能或潜力的人或事物,在句中多作定语,用以强调某人或某物的非凡之处。
6、吞舟之鱼的示例:
在商海中,那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往往蕴含着吞舟之鱼的潜力,一旦时机成熟,便能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7、吞舟之鱼的近义词:
- 巨擘:指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成就或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 栋梁之才:比喻能担当重任、对国家或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
8、吞舟之鱼的反义词:
- 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微小而企图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 杯水车薪:形容力量微小,对于解决问题起不了多大作用。
虽然“吞舟之鱼”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在字面上并不直接对应其“巨大”或“隐藏不露”的特质,但在实际语境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够表达相反或相近意义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