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行
宋·杨万里
须臾水天碧镜净,顺风入帆风若御。
舟行如箭破江来,千里江陵半日到。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誉为“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关心百姓疾苦,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因而仕途坎坷,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片刻之间,水面与天空如同碧绿的镜子一般清澈明净,顺风推动着船帆,仿佛风在驾驭着船只前行,船行如箭,迅速穿越江面而来,千里之外的江陵,半天时间就已到达。
释义:
“须臾水天碧镜净”描绘了水面与天空在短时间内变得异常清澈明净的景象,如同碧绿的镜子一般;“顺风入帆风若御”则形容风势顺遂,推动着船帆前行,仿佛风在驾驭着船只一般;“舟行如箭破江来”用比喻的手法形容船行速度之快,如同箭矢一般穿越江面;“千里江陵半日到”则进一步强调了船行的迅速和效率。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上行舟的壮丽景象,前两句通过“须臾”和“顺风”两个关键词,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风势的顺遂;后两句则以“舟行如箭”和“千里江陵半日到”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船行的迅速和效率,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乘船游历或赴任途中,在宋代,水路交通发达,乘船旅行成为文人墨客们常见的出行方式,杨万里在旅途中,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顺遂的风势,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乐观态度,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江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