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传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壮志曾夸百二关,英雄少贬虽惭愧。
且徇区区月旦评,不向沙场争汉班。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曾经夸耀自己有守卫百二雄关的壮志,如今英雄稍受贬谪虽然感到惭愧。
但为了迎合那些微不足道的月旦评(即当时士人之间的品评),我不再向沙场争夺汉朝名将的功名。
释义
百二关:指险要的关隘,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月旦评:东汉末年由许劭主持的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进行品评的活动,后泛指士人之间的品评。
汉班:指汉朝的功臣名将,如班超等,此处泛指功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李将军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士人品评制度的批判,首句“壮志曾夸百二关”展现了李将军曾经的豪情壮志,次句“英雄少贬虽惭愧”则透露出他因受贬而感到的惭愧,但“少贬”二字又隐含了诗人对其遭遇的不平,第三句“且徇区区月旦评”揭示了李将军为了迎合士人品评而妥协的现实,末句“不向沙场争汉班”则表达了他因此放弃沙场争功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李将军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士人品评制度的弊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个人的遭遇有关,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品评制度也日趋虚伪,李商隐本人也因才情出众而屡遭排挤和贬谪,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士人品评制度深感不满,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批判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同情和敬仰。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李将军”为题,但诗中的“李将军”并非实指某一位具体的将军,而是诗人为了表达主题而虚构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