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初唐四杰论
朝代:唐
作者:杜牧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仙姿秀色每堪赏,凤泊鸾飘岂自惊。
道薄交游真旦暮,风流文彩动江京。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文学创作在晚唐时期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王勃这“初唐四杰”又算得了什么呢?江淹、黄滔、庾信、鲍照、沈约、谢朓这些六朝文人的作品又哪里值得去费力征引呢?他们的仙姿秀色每每值得欣赏,他们的才华如同凤泊鸾飘,哪里会自我惊扰呢?他们交游广泛,但交情却如旦暮之间般短暂;他们的风流文彩却震动了整个江京,又有谁能像张公子那样,以千首诗篇轻视万户侯的爵位呢?
释义
这首诗中,杜牧对“初唐四杰”及六朝文人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他首先以反问的口吻提出“卢骆杨王何足算”,表达了对“初唐四杰”虽有才华但不足称道的看法,他又以“江黄六蓼岂劳征”来否定六朝文人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也不值得费力去征引,在否定之后,他又对这些文人的才华表示了赞赏,认为他们的仙姿秀色值得欣赏,他们的才华如同凤泊鸾飘,他以张公子为例,表达了对那些以诗文为重、轻视功名利禄的人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杜牧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批判精神,他通过对“初唐四杰”及六朝文人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技巧上的精湛,他也对那些以诗文为重、轻视功名利禄的人表示了赞赏和敬佩,这种批判精神和文学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对当时文坛的某些现象不满有关,在晚唐时期,文坛上存在着一些追求形式华丽、内容空洞的文学作品,杜牧对这些作品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缺乏真正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和追求,同时也对那些以诗文为重、轻视功名利禄的人表示了赞赏和敬佩,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