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成语的释义

土木形骸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不拘小节,随和、自然,不加修饰的质朴本性,如同土木一般朴实无华。“土木”指未加修饰的质朴,“形骸”指人的形体,整体表达了一种不受世俗礼法拘束,保持本真、自在的人生态度。

1、土木形骸的拼音

土木形骸成语的释义

tǔ mù xíng hái

2、土木形骸的释义

土木形骸形容人的举止、形态质朴自然,如同未经雕琢的土木一般,没有世俗的矫揉造作和虚饰,它常用来指人性格质朴、不拘小节,或形容人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3、土木形骸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原文描述了刘伶(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虽然外貌丑陋,但性格质朴自然,不受世俗束缚。

4、土木形骸的例句

他性格豁达,不拘小节,常常以土木形骸之态示人,深受朋友们的喜爱。

5、土木形骸的成语用法

土木形骸通常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生活态度,它带有褒义色彩,强调人的质朴和自然。

6、土木形骸的示例

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中,不乏土木形骸之人,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不为物质所累,生活简朴而充实。

7、土木形骸的近义词

不拘形迹、质朴无华、落落大方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质朴自然,不受世俗约束。

8、土木形骸的反义词

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虚情假意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过于做作、不自然,与土木形骸形成鲜明对比。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