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中杂居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小筑幽栖远俗尘,山中一廛可托足。

裘葛略具便有余,门外岂知时世迁。

溪水清泠山木秀,日长人静鸟声幽。

此中自有逍遥乐,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远离尘嚣的地方筑起小屋居住,山中这一小块地方足以让我安身立命,衣服无论是冬天的皮衣还是夏天的葛布,只要稍微齐备就足够了,门外世事如何变迁我都浑然不知,溪水清澈,山林树木秀美,日子悠长,四周寂静只有鸟鸣声声,在这里自然有逍遥自在的乐趣,我才不羡慕人间的那些高官厚禄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林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赏析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认为只要有简单的衣物和住所,就足以安身立命,无需过多物质追求,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闲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满足感和逍遥自在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山中隐居的生活成为了他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通过描绘这种宁静而满足的生活状态,陆游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