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五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虽然“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并非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直接连续出现的句子,但根据题意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其中作为一首虚构的组合诗进行解析,以展现这两句诗的风貌。“秋风万里携书剑”的意境与李贺的豪情壮志相符,而“春日端门拜冕旒”则描绘了一种仕途得意的景象,两者均能在李贺的作品中找到相似的情感表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才华横溢,但一生郁郁不得志,仕途坎坷,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瑰丽,常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结合虚构的组合诗意境)

秋风中,我携带着书剑远行万里,追求着心中的理想;春日里,我在皇宫的端门前恭敬地拜见皇帝,身着冕旒,享受着仕途的荣耀,当我兴致高涨时,落笔如飞,文字摇撼着五岳之峰;诗作完成后,我笑傲于沧洲之上,自信满满,功名应当在战场上取得,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形象。

释义

“秋风万里携书剑”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春日端门拜冕旒”则展示了诗人仕途得意的景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整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下的诗人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仕途和英雄主义的追求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首句“秋风万里携书剑”以秋风、万里、书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悲壮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次句“春日端门拜冕旒”则通过春日、端门、冕旒等意象,描绘出诗人仕途得意的景象,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功名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组合诗,但结合李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看,可以推测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仕途的向往有关,李贺一生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和抒发,在秋风中携书剑远行万里追求理想,在春日里拜冕旒享受仕途荣耀,都是李贺内心深处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