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读书有所感
宋·陆游
平生读书得力处,公卿褐夫安重轻。
胸中自有百万兵,笔端常存千钧力。
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愿无愧于我心。
青灯黄卷长相伴,岁月悠悠任浮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一生读书最受益的地方,在于不论是对待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保持内心的敬重与轻视的平衡(意指不因对方地位高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我的胸中仿佛有百万雄兵,笔下常蕴含着千钧之力,我不追求在诸侯之间扬名显达,只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无愧于心,青灯黄卷(指书籍与学习的生活)长久地陪伴着我,任凭岁月悠悠,世事浮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于读书与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读书不仅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待人事物的正确态度,不因外界因素而动摇内心的原则,他也表达了自己不求名利,只求心安理得的高尚情操,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陆游此诗以“读书得力处”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即读书对个人品德与能力的深远影响,通过“公卿褐夫安重轻”一句,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等级观念,以平等之心待人的高尚情怀,接下来的“胸中自有百万兵,笔端常存千钧力”,则是对自己学识与才华的自信展现,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诗以“青灯黄卷长相伴,岁月悠悠任浮沉”作结,既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总结,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虽心怀壮志,却屡遭排挤,仕途不顺,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读书有所感》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陆游个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他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