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的解释

诗词原文

陪元侍御游岳麓寺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的解释

唐·张籍

岩岫千重倚槛看,

吴楚青苍入眼宽。

寺钟鸣罢疏钟起,

渔艇归时万籁安。

未到浯溪读唐颂,

已留冲岳伴相累。

他年谁识此登临,

试向高僧问故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赞赏,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站在栏杆旁眺望重重岩峦,吴楚大地的青翠景色尽收眼底,视野开阔,岳麓寺的钟声刚刚停歇,远处又传来稀疏的钟声,渔舟归航时,四周万籁俱寂,一片安宁,虽然还未到浯溪去读元结的唐颂,但已经留在岳麓山陪伴您这位尊贵的侍御了,将来有谁还能记得我们这次登临的情景呢?不妨试着向高僧询问其中的缘由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元侍御游览岳麓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岩岫重重,视野开阔;颔联写钟声与渔艇归航的宁静景象;颈联则表达了诗人虽未至浯溪读唐颂,但已在此地留下美好回忆的情感;尾联以设问形式,表达了对未来谁能记住这次登临的感慨,并引出向高僧询问的遐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岳麓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岩岫的千重与视野的开阔相对比,钟声与万籁俱寂相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颈联中的“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珍视与留恋之情,尾联的设问形式,既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又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陪同元侍御游览岳麓寺时所作,岳麓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元侍御可能是张籍的上司或朋友,两人一同游览岳麓寺,欣赏美景,畅谈人生,在游览过程中,张籍被岳麓寺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游览情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