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鷃故知难一辨,夔蚿空复妄相怜。的解释

诗词原文

杂诗

鹏鷃故知难一辨,夔蚿空复妄相怜。的解释

唐·白居易

鹏鷃故知难一辨,夔蚿空复妄相怜。

世间万物皆如此,何必分别论高贤。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大鹏与鷃雀本就难以分辨高低,夔与蚿(多足虫)之间也只是徒然地相互怜惜,世间的万物都是如此,又何必去分别谁更高尚贤能呢?

释义

“鹏鷃故知难一辨”意指大鹏与鷃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其志向与能力相差悬殊,难以简单地进行比较或分辨。“夔蚿空复妄相怜”则借用了夔(一种独脚的龙)与蚿(多足虫)的典故,说明它们之间虽然形态差异巨大,但彼此间并无实质的交集或相互理解,只是徒然地产生怜悯之情,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指出世间万物各有其特点,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因此不必过于纠结于谁更高尚或贤能。

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通过对比大鹏与鷃雀、夔与蚿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多样性的深刻认识,诗人认为,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用简单的标准去衡量或评价,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心境较为平和的时期,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白居易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现实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通过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于世间万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和超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