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唐·韦庄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三年簿领淹佳誉,一日江山问旧程。
回首翠岚烟水外,野人闲处见渔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衰落与五代的动荡之中,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曾经随着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在那云端之上唱过的第一支歌。
别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给皇家的曲调了,因为当时的朝臣已经所剩无几。
三年的官务生涯淹没了我的美好声誉,有一天我面对这大好江山,询问起旧日的行程。
回头望向那翠绿的山岚和迷蒙的烟水之外,只见山野之人闲适之处,点点渔灯闪烁。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首联回忆往昔的辉煌与美好;颔联通过不再唱旧曲,暗示时光流逝,故人已稀;颈联“三年簿领淹佳誉”指诗人因忙于公务而未能充分展现才华,名声被淹没,而“一日江山问旧程”则表达了对过去游历生活的怀念;尾联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村晚景,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天河之游与今日的江山之问,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颈联中的“三年簿领淹佳誉”与“一日江山问旧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也流露出对往昔游历生活的深切怀念,尾联的渔村晚景,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其内心所向往的宁静与自由。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起伏,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时所作,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与游历的经历,来慰藉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晚唐的衰落与五代的动荡中,韦庄的这首诗无疑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心态的一种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