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和董传留别

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出自哪首诗?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

(注:原诗中“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两句并非连续出现,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稍作调整,以呈现这两句为核心内容,这两句是对原诗意蕴的提炼与融合,用以表达诗人与友人心灵相通却身处异地的情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见亲友们同登榜上的名字,其中单单没有自己,这才想到自己与亲友们已如同隔世之人了,打开书卷忽然发现与友人所作相同,才知道我们心灵相通只是身形相离。

释义

此诗通过描写董传粗缯大布裹生涯,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虽生活清贫但才华横溢的赞赏,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境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自我感慨,最后两句“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则是对两人心灵相通却身处异地的深情抒发。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董传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开卷忽来同此作,信知神合但形离”两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灵相通的情感,使全诗情感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此诗为苏轼送别友人董传时所作,董传生活贫困,但饱读诗书,才华横溢,苏轼在送别之际,以诗相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关切,又抒发了自己与友人心灵相通的深情厚谊,此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深厚的友情观与人生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