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劳来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形容善于交际,款待宾客,形容忙于交际应酬的事,形容对人热情,周到,也作“送往迎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送往劳来,终始斯须也。”
1、送往劳来的拼音:
sòng wǎng láo lái
2、送往劳来的释义:
送往劳来指的是形容忙于交际应酬,形容对客人热情周到地迎来送往。“送往”指的是送别离去的人,“劳来”则是指热情招待到来的人。
3、送往劳来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其中虽未直接出现“送往劳来”四字,但孟子所描述的君主与民同乐、热情待民的思想,与“送往劳来”所表达的意境相符,后世可能据此引申出此成语,但需注意,具体直接出处可能难以考证至某一确切文献,此解释基于成语含义与古代文献思想的关联。
注:由于直接出处难以精确到某一文献,上述解释基于成语含义与古代治国理念的关联进行推导。
4、送往劳来的例句:
这家酒店的服务员总是送往劳来,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5、送往劳来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形容对客人非常热情周到。
6、送往劳来的示例: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忙着送往劳来,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热闹非凡。
7、送往劳来的近义词:
迎来送往、送往迎来、客客气气、热情招待等。
8、送往劳来的反义词:
闭门谢客、拒人于千里之外、冷若冰霜、漠不关心等,这些反义词都表达了与“送往劳来”相反的态度,即不热情、不周到、不欢迎客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