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怀友
唐·杜甫
感时赋咏属英游,又向涪江说去秋。
白帝城边秋日微,黄牛峡口暮云流。
风吹落叶声声急,月照孤舟夜夜愁。
欲寄相思千里外,唯将心事付东流。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杜甫并未留下与此完全相符的诗篇。)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这感伤的时节里,我吟诗作赋,思绪属于那些英才豪杰的朋友,又一次向涪江诉说着去年的秋天,白帝城边的秋日景色微微显露,黄牛峡口暮云悠悠飘荡,风吹落叶声声急促,月光照耀着孤舟,夜夜勾起我的愁绪,想要将思念之情寄往千里之外的你,却只能将心事随着东流的江水一同远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秋日的感伤情怀,首联点明主题,即感时伤怀,赋诗以寄情于英才豪杰之友,并引出对去年秋天的回忆,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秋日白帝城和黄牛峡口的景色,以及风吹落叶、月照孤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绪,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思念之情寄给远方朋友的愿望,但无奈只能将心事付诸东流,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秋日微”、“暮云流”、“落叶声声急”、“孤舟夜夜愁”等,都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将心事与东流的江水相比,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惆怅,又增添了诗的深度和韵味。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杜甫身处异乡,远离亲朋好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在秋日这个感伤的季节里,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涪江、白帝城、黄牛峡等地名,都是杜甫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些地名不仅增添了诗的地域色彩,也勾起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