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经年扰子曾未厌,更烦车马相追牵。
况复秦川远,清风不易传。
(注:“经年扰子曾未厌,更烦车马相追牵”这两句并非王维所有现存作品中直接连续出现的句子,可能是后人辑录或误传,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杂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等传世,其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你从故乡来,应该了解故乡的事情吧?
你来的时候,我家绮窗前的寒梅是否已经开花?
已经看到寒梅绽放,又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
心里总是关注着春天的草木,害怕它们长到阶前来。
多年来你被我打扰却从未厌倦,现在还要劳烦你驾车马前来相见。
更何况秦川路途遥远,清风也难以传递我的思念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询问故乡的情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前几句通过寒梅、啼鸟等意象,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歉意,以及因距离遥远而难以传达思念的无奈。
赏析
“经年扰子曾未厌,更烦车马相追牵”这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歉意,诗人深知自己多年来对友人的打扰,但友人却从未厌倦,反而还驾车马前来相见,这种情谊令人感动,也透露出诗人因无法与友人常相见而感到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意境高远、清新脱俗的特点。
创作背景
虽然“经年扰子曾未厌,更烦车马相追牵”这两句并非王维原诗中的直接内容,但我们可以假设这首诗是王维在远离家乡、思念亲友的背景下创作的,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眷恋之情愈发强烈,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的“杂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两句诗是虚构融入的,所以上述创作背景也是基于假设进行的解读,在实际的历史和文学研究中,应尊重原始文献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