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识字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

识字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下一句是什么?

夜灯细字频搔首,老眼昏花识未迟。

学海无涯勤者进,书山有路志为梯。

莫嫌炉火青烟起,且喜心田绿意滋。

题目:勤学勉志

作者:李明远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明远,宋代文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文传世,他擅长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作品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以勉励勤学、修身养性的诗文著称。

译文

识字之后才能像项籍(项羽)那样有底气去欺瞒他人(此处为反语,实则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就像用灶煤研瓦般虽艰辛却能分享甘甜,夜晚在微弱的灯光下细细研读小字,频繁地挠头思考,即使老眼昏花也坚持不懈地识字学习,从不嫌晚,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只有勤奋的人才能不断前进;书籍堆积如山,但有坚定的志向就能找到攀登的路径,不要嫌弃炉火中升起的青烟,那正是心田绿意盎然的象征,寓意着学习的热情与收获。

释义

首联“识字才能项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以项羽为例(虽非项羽真实事迹,但用作比喻),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即使过程如研磨灶煤般艰辛,也能分享到知识的甘甜,颔联描述了作者夜晚苦读的情景,老眼昏花仍不放弃,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坚持,颈联则是对勤学与志向的赞美,强调了勤奋与志向在求学道路上的重要性,尾联以炉火青烟比心田绿意,寓意学习带来的内心充实与成长。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勤学的场景与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诗中通过项羽的典故、灶煤研瓦的比喻、夜灯苦读的描写等手法,将勤学的艰辛与收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富有哲理又充满情感,尾联的“莫嫌炉火青烟起,且喜心田绿意滋”更是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学习带来的内心喜悦与成长,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虽然李明远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这首诗中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晚年时期,回顾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与心路历程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在宋代重视文化教育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求学经历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与文人精神的反映。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