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兄弟
唐·韦应物
江东消息关河阔,况我平生寡弟兄。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零。
三秋桂子愁相续,两地鸿雁恨难平。
欲寄相思千里外,月明空照孤灯明。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韦应物并无此确切标题与内容的诗作,但风格贴近其文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译文
江东那边传来的消息隔着遥远的关河,更何况我平生就很少有亲兄弟相伴。
海内战乱纷飞,兄弟们各自被隔绝在远方,我孤身一人在这天涯海角,泪水沾湿了衣襟。
秋天的桂花香气愁绪连绵不断,两地相隔的鸿雁传递着难以平复的怨恨。
想要把思念之情寄往千里之外的你,却只见明月高悬,空照着我这盏孤独的灯。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因战乱分隔两地而无法团聚的无奈与哀愁,首联点明江东消息难通,自己又少兄弟,为全诗奠定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基调,颔联进一步描述战乱导致兄弟分散,自己孤身一人的凄凉境遇,颈联以秋桂、鸿雁为喻,表达了愁绪与怨恨的连绵不绝,尾联则通过“月明空照孤灯明”的意象,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兄弟的深切怀念。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悠远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江东消息”、“关河阔”、“海内风尘”等词语,构建了一个战乱频仍、消息难通的时代背景,为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秋桂、鸿雁等,将个人的愁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尾联的“月明空照孤灯明”更是以景结情,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兄弟的怀念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韦应物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可以推测其创作灵感可能来源于唐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现实,韦应物身处乱世,亲身经历了亲友离散、家园破碎的痛苦,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虚构的情境,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造成的社会悲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作为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