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洞庭
唐·许浑
闻道浮家历上塘,寒山钟接洞庭霜。
孤舟一夜宿流水,月照洞庭秋思长。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其诗作多描写水、山、田园等自然景色,以及抒发个人的怀抱与情感,风格清丽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听说有人驾着小舟漫游上塘,那寒冷的山林中钟声与洞庭湖的秋霜相接,小舟在流水中度过了一夜,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让人秋思悠长。
释义
闻道浮家历上塘:听闻有人驾着小舟漫游经过上塘,浮家,指以船为家,漂泊不定的人。
寒山钟接洞庭霜:寒冷的山林中,钟声与洞庭湖的秋霜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孤舟一夜宿流水:小舟在流水中漂泊了一夜,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漂泊。
月照洞庭秋思长: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让人不禁生出悠长的秋思。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寒山、钟声、孤舟、流水、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首句“闻道浮家历上塘”以听闻开篇,引出下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次句“寒山钟接洞庭霜”以钟声与秋霜相接,既写出了洞庭湖的秋意,又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后两句“孤舟一夜宿流水,月照洞庭秋思长”则以孤舟、流水、月光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洞庭湖美景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许浑在游览洞庭湖时所作,洞庭湖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许浑在游览过程中,被洞庭湖的秋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游洞庭》,诗中通过对洞庭湖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