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马
唐·杜甫
画论形似已为非,牝牡那穷神骏姿。
此去天涯将马去,谁人更解画龙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表达了人民疾苦和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的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如果绘画只追求形似那就已经错了,又怎能通过描绘雌雄来穷尽马的神骏姿态呢?我此去天涯将要与马为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画出那如龙般矫健的马呢?
释义
画论形似已为非:指出绘画如果仅仅追求外表的形似,那就失去了艺术的真谛。
牝牡那穷神骏姿:雌雄之分无法完全展现马的神骏姿态,强调马的精神气质更为重要。
此去天涯将马去:诗人即将远行,将与马为伴。
谁人更解画龙骧:谁能真正理解并描绘出如龙般矫健的马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和对马的赞美,诗人认为,绘画如果仅仅追求形似,那就失去了艺术的灵魂,雌雄之分无法完全展现其神骏的姿态,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和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马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的生平经历有关,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多次漂泊流离,与马为伴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绘画艺术现状的不满和批判,认为绘画应该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而不仅仅是形似。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和对马的赞美,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