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亦复吟哦否,读罢何当疾痼痊。的意思及出处

这首包含关键词“兴来亦复吟哦否,读罢何当疾痼痊”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病中吟》,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兴来亦复吟哦否,读罢何当疾痼痊。的意思及出处

《病中吟》

清·赵翼

病躯愁对短檠灯,兴来亦复吟哦声。

读罢何当疾痼痊,心随书卷自分明。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贵州分巡贵西道,晚年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译文

病弱的身体愁对着微弱的油灯,兴致来时也不禁低声吟诵起来。

读完书后多么希望疾病能够痊愈,心情随着书卷的阅读而逐渐清晰明了。

释义

- “病躯愁对短檠灯”:描述了诗人因病体虚弱,面对微弱的灯光感到愁苦。

- “兴来亦复吟哦声”: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当兴致来临时,还是会低声吟诵诗句。

- “读罢何当疾痼痊”:表达了读完书后希望疾病能够痊愈的愿望。

- “心随书卷自分明”:意味着通过阅读,心情变得清晰明了,仿佛疾病也有所减轻。

赏析

这首诗是赵翼在病中所作,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身体抱恙,但诗人依然坚持阅读,甚至在兴致来临时还会低声吟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痊愈的渴望,以及通过阅读来寻求心灵慰藉和心灵治愈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赵翼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病中,面对疾病的困扰,他并没有消沉,而是选择通过阅读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心灵的治愈,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赵翼个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病中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通过描绘病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心灵的治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