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叹
唐·李隐
相逢负担皆征利,难觅隐居躬灌园。
野径荒凉人迹少,茅檐寂寞鸟声喧。
山中岁月闲如水,世上功名薄似烟。
何日归田能遂愿,清风明月伴余年。
作者简介
李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活跃于中晚唐时期,其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虽不为历史所大书特书,但其诗作在反映当时士人心态与田园情怀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每当与人相逢,他们肩上背负的都是追求利益的重担,想要找到那些真正隐居山林、亲自浇灌田园的人却是难上加难,乡间小路荒凉,行人稀少,简陋的茅屋前,只有鸟儿的叫声在回荡,显得格外寂寞,山里的日子悠闲得像流水一般,而世上的功名富贵却轻薄得像烟雾一样,不知何时我才能如愿以偿地回归田园,让清风明月陪伴我度过余生。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世俗的追名逐利与隐居生活的宁静淡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点题,指出相逢之人皆忙于追求利益,而真正的隐居者却难以寻觅,颔联通过描绘田园的荒凉与寂寞,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清苦与孤独,颈联则通过对比山中岁月的悠闲与世上功名的虚无,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诗中“相逢负担皆征利”一句,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功利风气,也暗示了诗人对此的厌倦与不满,而“难觅隐居躬灌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对比与反衬中,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有关,唐代中晚期,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士人普遍追求名利,而诗人却对此持批判态度,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本诗可能是在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与不满时,为了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创作的,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