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长安春

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庄

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柏青枫老麴尘。

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

云开骊岫千峰出,水涨曲江两岸平。

何处觅得长安乐,只合寻春与送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韦庄在词坛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译文

长安的春色原本没有固定的主人,古老的柏树和青枫在春风中摇曳,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酒曲尘,人们常说西京(长安)的花卉争奇斗艳,尤其是那些权贵之家(五侯家),用赤色的栏杆和青色的帷幄装饰得富丽堂皇,但当云雾散去,骊山的千峰显露无遗,曲江的水位上涨,两岸变得平坦开阔时,才发现真正的春色并不局限于那些权贵之家,而是遍布整个长安,在哪里能找到长安真正的乐趣呢?或许,只有在这寻找春天与送别春天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权贵之家的奢华与自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首联和颔联通过“古柏青枫”与“西京斗大花”的对比,暗示了自然之美与人为装饰之美的不同;颈联则描绘了云雾散去、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魅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乐趣的追寻,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欣赏和感受自然的变化。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长安春色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诗中“浪说西京斗大花”一句,既是对权贵之家奢华生活的讽刺,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而“云开骊岫千峰出,水涨曲江两岸平”两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长安春天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初期的纷乱,对世俗繁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在长安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中,韦庄通过观察和感受春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而在于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