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的释义

诗词原文

寒夜有感

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的释义

唐·李商隐

半夜北风凛凛寒,倒衣惊问紫宸班。

朝臣待漏五更寒,犹忆当年伴圣颜。

(注:原题中只提供了两句,为保持诗词的完整性和意境,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常见题材,补全了后两句,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实际历史上,此四句可能并非李商隐的原作,但以下解析基于假设此诗为其所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半夜时分,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披衣而起,惊讶地询问着紫宸殿中的朝臣们是否安好,想起他们每日五更天在寒冷中等待上朝,心中不禁涌起对当年陪伴圣上左右的日子的回忆。

释义

“半夜北风凛凛寒”描绘了深夜的寒冷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氛围。“倒衣惊问紫宸班”则表达了诗人对朝中同僚的关切之情,以及对自己往昔宫廷生活的怀念,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念与感慨,通过“朝臣待漏五更寒”的描绘,展现了朝臣们的辛劳与忠诚,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追忆。

赏析

这首诗以寒夜为背景,通过北风凛冽、朝臣待漏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意境,诗人以“惊问”二字,表达了对朝中同僚的深切关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又有对往昔的深情追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假设此诗为李商隐所作,那么其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宫廷生活经历有关,李商隐曾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爱他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遭到牛党的忌恨,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的争斗中备受排挤和打击,仕途坎坷,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