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到碧桃还细雨,行寻芳草又斜晖。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春日寻芳

吟到碧桃还细雨,行寻芳草又斜晖。出自哪首诗?

宋·释绍嵩

吟到碧桃还细雨,行寻芳草又斜晖。

春光骀荡人皆醉,一路东风送客归。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禅意生活,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集中,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寓禅理于景物之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译文

吟诵着碧桃花下的细雨绵绵,漫步在芳草萋萋的小径上,又迎来了夕阳的余晖,春光如此和煦,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所有人都沉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路上,温柔的东风轻轻吹拂,伴随着我踏上归途。

释义

吟到碧桃还细雨:诗人边走边吟咏,眼前是碧桃花开,细雨蒙蒙的景象。

行寻芳草又斜晖:继续前行,寻找着芳草萋萋的美景,此时夕阳已斜,余晖洒满大地。

春光骀荡人皆醉:春光和煦,万物生长,人们都被这美好的春光所陶醉。

一路东风送客归:在归途中,东风轻拂,仿佛也在送别诗人。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寻芳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春日美景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吟到碧桃还细雨”,以碧桃花和细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次句“行寻芳草又斜晖”,则通过芳草和斜晖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后两句“春光骀荡人皆醉,一路东风送客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对归途的愉悦感受,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禅意。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却能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宁静,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春日里的一次寻芳之旅中所作,通过描绘春日美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禅意精神。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