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的释义

诗词原文

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的释义

题云洞

宋·释绍嵩

岩扉不掩自多风,

得逢白日忽开眼。

可惜青天尚有云,

几回惆怅失飞鸾。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学集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山岩的门户并未遮掩,自然多有风吹拂;

有幸在白天时,山洞仿佛忽然睁开了眼睛。

只可惜晴朗的天空中还飘着几朵云彩,

多次让我因失去飞翔的鸾鸟而感到惆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云洞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岩扉不掩自多风”写出了云洞的自然与野趣,岩门未掩,自然风吹拂,次句“得逢白日忽开眼”以拟人化的手法,形容云洞在白天时仿佛睁开了眼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第三句“可惜青天尚有云”则转而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晴朗的天空中仍有云彩遮挡,未能完全展现其美丽,末句“几回惆怅失飞鸾”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遗憾,诗人因云彩遮挡而多次失去观赏飞翔鸾鸟的机会,心中充满了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云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变幻,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洞以生命,使其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与意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青天中的云彩与飞翔的鸾鸟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云彩的遮挡与鸾鸟的失去,又让诗人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与遗憾,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山水、探访禅境的过程中,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景色与禅意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在游历过程中,他遇到了云洞这一自然奇观,被其独特的景色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云洞的景色与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