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步当车是一个成语,意指从容不迫地步行,当作乘车一样,形容人能够安贫乐道,不追求物质享受,心态平和地面对生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淡泊名利,有着超脱物质束缚的高尚品质。1、安步当车的拼音: ān bù dàng chē2、安步当车的释义: 意指从容不迫地步行,当作乘车一样,形容人能够安于贫苦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或是形容人行事从容不迫,心态平和。3、安步当车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入关唐·韦庄古道槐花满树开,入关时节一蝉催。客行千里自伤悲,满眼青山空复回。落日暝云遮远树,秋风清露湿苍苔。今朝此去无多日,莫负金樽对玉杯。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诗词原文湘水吟唐·李群玉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梦得池塘生春草,诗成珠玉走盘盂。且安怀抱莫惆怅,瑶瑟调高尊酒深。作者及朝代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作者简介李群玉自幼聪颖好 …
"安不忘危"成语的释义为: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难,形容人时刻要有警觉心,居安思危,不忘戒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保持警醒和谨慎的态度。1、安不忘危的拼音: ān bù wàng wēi2、安不忘危的释义: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难,形容时刻警惕,保持警觉,以防患于未然。3、安不忘危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是故君 …
诗词原文北邙山唐·沈佺期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苔蚀玉阶朝雨过,草埋金井夕阳明。唯余荒冢无行路,时有惊鸦啼暮声。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无金。作者及朝代沈佺期,唐代诗人,约生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宝初(约742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由协律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 …
诗词原文桂朝代:唐代作者:李中天将秋气使叶落,身逐雁来栖老枝。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作者简介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南唐诗人,以文章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李中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在当时颇受赞誉,他的作品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被收入多种诗集和文献中。译文上天让秋天的气息使树 …
安邦治国成语的拼音是“ān bāng zhì guó”,这个成语意味着安定国家、治理政事,是形容国家治理得当、社会安定有序的常用词汇。在拼音中,“ān”表示安定,“bāng”指国家,“zhì”意为治理,“guó”即国家。1、安邦治国的拼音: ān bāng zhì guó2、安邦治国的释义: 指使国家安定、治理好国家,安邦,即安定国家;治国,即治理国家的事务 …
诗词原文山中逢隐士唐·杜荀鹤清世谁能便陆沈,相逢休作忆山吟。西岩道士如相问,欲学栖真傍碧岑。作者简介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隐居九华山,后出游各地,曾数次应举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才登进士第,但仕途不顺,晚年依附于节度使朱温,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晚唐社会有深刻的洞察 …
诗词原文湘妃唐·李商隐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苍梧山外湘水东,汨罗无处吊英灵。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作者及朝代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 …
安邦定国成语的释义为:指使国家安定巩固,是治理内政、外交等方面的大政方针,也指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方针策略,是使国家安定、平稳、繁荣、强盛的重要保证,常用于形容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政策。1、安邦定国的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2、安邦定国的释义: 指使国家安定稳固,治理好国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安邦”意为使国家安定,“定国”则指稳固国家的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