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除夜对酒赠少章宋·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红萼无言馀旧雪,白头相见又新年。作者及朝代作者:陈师道(1053年—1102年)朝代:北宋作者简介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梅花宋·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巢翁远送梅花树,正在东风四日前。绝胜南陌东城醉,看遍溪桥野寺边。(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巢翁远送梅花树,正在东风四日前”实际上是对原诗内容的提炼或重组,并非原诗连续的两句,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整合,形成了上述包含关键词的段落,但需注意,这样的整合并非陆 …
嚼铁咀金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说话或文章用词精当、语言铿锵有力,有如咀嚼铁器与金子一般,既坚硬又有价值。它强调言辞的精炼与深刻,常用于赞美那些能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思想的人或作品。1、嚼铁咀金的拼音: jiáo tiě jǔ jīn2、嚼铁咀金的释义: 这个词语形象地描述了非常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状态,如同咀嚼铁块和金子一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通常 …
诗词原文归隐宋·陆游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云外飞鸿元自在,林间啼鸟正相呼。身如病鹤闲心在,家似孤云一径芜。欲问吾庐何处是,青溪溪畔白茅庐。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 …
诗词原文闲游唐·李群玉比管可吹丹穴凤,长竿莫钓锦溪鱼。闲来石上观流水,欲去蓬莱无近书。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群玉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衡山,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李群玉的诗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被后人誉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译文 …
嚼腭搥床成语的拼音是“jiáo è chuí chuáng”,这是一个形容极度悲痛或愤慨时,咬着自己的腮帮子,捶打着床铺,以表达内心强烈情感的成语。1、嚼腭搥床的拼音: jiáo è chuí chuáng2、嚼腭搥床的释义: 嚼腭搥床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愤或焦急,以至于咬着自己的腮帮子,捶打着床铺,表达一种无法抑制的强烈情绪。3、嚼腭搥床的出处: 这个 …
诗词原文竹唐·郑谷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初。作者及朝代作者:郑谷,唐代诗人。朝代:唐作者简介郑谷,字守愚,唐代著名的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尤其擅长作诗,郑谷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在当时广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译文在茂密的竹林丛中, …
嚼穿龈血成语的拼音是jiáo chuān yín xuè。该成语形容极度的痛恨或悲痛,到了咬牙出血的地步,表达了极深的情感强度。在使用时,常用于形容人对于某种事物或人的极端情感反应。1、嚼穿龈血的拼音: jiáo chuān yín xuè2、嚼穿龈血的释义: 形容极端仇恨或痛苦,到了咬牙切齿、恨入骨髓的地步,甚至到了牙龈被咬破出血的程度,形容极度愤恨或悲痛 …
诗词原文闻瑞竹唐·刘禹锡闻道故园生瑞竹,试从来使问何如?一枝秀出千林表,似与人间报吉书。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明快,富有哲理性和讽刺性。译文听说故 …
诗词原文临江仙·新堂题作归欤字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新堂题作归欤字,定得临江把钓竿。门外风翻翠竹,室中人静乌纱。十年种木长风烟,此计已成空自怜。梦绕云山心似鹿,几时归去不须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 …